台胞为爱留步:依水而建四季常乐“未来农业”
中新网金华11月17日电(董易鑫)“我为美丽的太太留在了她的家乡。这里依山傍水,等智慧农业科技产业园建成后,我们可以依托智能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只需少数工人就可以管理200亩果园,一年四季能不断收获近30种台湾特色水果。”17日,在浙江金华金东区八仙积道共富带,在大陆发展二十余年的台胞卢国峰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
卢国峰与太太张园园在浙江义乌相识相恋,如今已结婚20年。此前,一直从事乡村规划建设。今年,在当地政府邀请下,卢国峰决定在太太的故乡落地“台湾水果智慧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
“回归农业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太太是我的‘坚强后盾’也是最支持我事业的人。没有她,我不会这么快了解大陆的方方面面,也不会有这么幸福的生活。项目建设很辛苦,但她几乎每天都陪我在工地盯进度,一起想有什么可以再优化的空间。”谈及太太,卢国峰难掩爱意。
据悉,该项目建设的核心板块智慧大棚正加紧赶工。该大棚全部采用数字化管理,包含对空气、土壤、水质的24小时监测预警,以及产出农作物的追根溯源等。
卢国峰介绍,大棚本身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保证运作的同时将实现能耗最低,其钢材结构还可以抵抗12级风力。“这些都是我亲自谋划设计的。”
建成后,大棚里首批农作物将种植台湾凤梨、台湾火龙果、台湾香水柠檬、台湾莲雾等知名台湾水果,预计明年中旬果实可以陆续成熟采摘。
“大陆市场广阔,消费能力旺盛。这次我们落地的项目,吸引了有不少来自台湾的农业技术人才。我们将可以创造100个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他说,自己正致力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三产深度融合示范,提升农业产业升级。努力实现通过三到五年,培育出可以全域推广的高端台湾水果品种,让农民增收致富。
以台湾凤梨为例,“一产”可以引进台湾种苗培育出优质的鲜果,“二产”可以将水果加工成凤梨果干、凤梨果酱、凤梨酥等产品,“三产”可以开发研学项目,吸引周边亲子游,游客共同采摘凤梨、制作凤梨酥,烤制好还能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卢国峰曾在各地农业会议上反复提及将在金东八仙积道共富带这片的土地,打造一个可以推动两岸农业科技发展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八仙积道共富带便是当地以八仙溪为依据,通过护岸治理、水环境整治和绿道改造工程等项目打造的和美亲水环境。
“美丽的风景,优质的产业一定能吸引、带动两岸更多农创客在这里‘生根发芽’,探索大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卢国峰说。
微风轻拂,眼前的智慧大棚建设繁忙有序,远处青山绿水,不时有村民挥杆钓鱼,一片祥和。(完)
责任编辑:杨楠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红星网络电视台传媒集团-红星卫视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台湾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红星卫视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红星卫视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vgong#vip.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