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应当看到年轻人“精神进补”的积极心态

2024-01-09 来源:环球时报

  伴随全球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现代社会冲击着每个人传统的人生轨迹,在给年轻人带来诸多选择可能性的同时,也让他们的生活出现一些不确定性。年轻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确定性,他们的努力既表现为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生活,也体现在构筑无形无界的精神世界。而与以往不同的是,“精神进补”成为当下年轻人寻找确定性的最新方式。去年底发布的《2023年轻人搜索关键词报告》显示,“精神进补”是2023年中国年轻人的搜索热词。

  “精神进补”指的是通过阅读、学习、思考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增强内心应对现实挑战和潜在风险的抗逆力。实际上,年轻人不读书造成的知识贫瘠和思想贫乏常遭外界诟病。诚然,当代年轻人出生成长于信息化时代,他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媒介带来的快餐式信息传播,网络平台和流媒体早已取代阅读成为年轻人获取消息与知识的主渠道。事实却是,很少有哪个平台能够真正完全取代阅读的作用,因为阅读本身就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是一种恬静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治愈的精神追求。

  当年轻人回归阅读、学习和思考,与他们成长于贫穷年代的父辈已然不同。对于父辈而言,阅读、学习和思考是克服苦难的希望之光;对于年轻人而言,阅读、学习和思考是在纷繁复杂现代生活寻找确定性的有效方式。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减少了年轻人自我调适的时间和空间,个人生活的脉搏受到快节奏工作与生活的冲击。除了阅读、学习和思考之外,一些年轻人也把听音乐会演唱会、看电影追影视剧作为“精神进补”的一部分,把更加丰富的文化文艺活动用来舒缓紧绷的日常生活。

  “精神进补”是年轻人缓解职场压力、生活焦虑、家庭紧张的一种积极治愈方式。他们通过非物质消费的形式,在构筑内心充盈的精神力量,学会更好享受生活,更好减少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当然,“精神进补”并不是青年在精神层面寻找确定性的唯一选择。当前的年轻一代本就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物质的丰腴程度是以往代际难以比拟的,相比父辈一代,他们更多呈现“低欲望”的特点。一些年轻人的“低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自嘲式的“丧”,或者修行式的“躺”。前者被用来掩饰不安和焦虑的情绪,后者显然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还有一部分将生活的希望寄托于虚无的宿命,从星座到上香拜佛,从塔罗牌到MBTI(描述个体心理差异的一种人格测评工具),这些年轻人用戏谑的态度将“确定性”寄托于陈旧的理想类型,即便现实让这样的理想看起来弱不禁风。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急剧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代年轻人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责任和希望,承受着不同的困难和困扰,而每一代年轻人都在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和家庭的脊梁。应当看到当代年轻人“精神进补”的积极心态,理解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确定性所付出的努力,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栖息之所。(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马雪克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红星网络电视台传媒集团-红星卫视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环球时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红星卫视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红星卫视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vgong#vip.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文以载道 汇则兴邦

关注红星卫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红星网络电视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1997-2023 CNHKTV.COM LIMITED.

香港政府新闻信息许可注册证号:NO:3079868 香港政府新闻商务登记证号码:73307798-000-08-22-1 今日更新:1